南京大学郭忠华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姚春平发布时间:2024-05-21

(通讯员帅天鸿摄影宋海滨)2024516日下午300,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高级访问学者郭忠华应邀在文沛楼二楼会议室讲授“超越学术二元论:问题域与理论化”。讲座由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副院长万健琳教授主持,政治学系罗雪飞、张旭斌老师,社会学系周盼老师以及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近6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郭忠华教授提出了学术研究中的二元对立问题,列举了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个体与集体的对立、进化与冲突的对立、普遍与特殊的对立、宏观与微观的对立、共时与历时的对立以及定性与定量的对立。他强调对立无所不在,对于研究者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超越争论本身认识到后面的理论问题,并从理论上做出解释。

随后,郭教授以“食洋不化”和本土化反应为例讲述了普遍化与特殊化的争论。在他看来,这一争论背后反映了两个理论问题:“知识的跨情境效度”和“民族学术地位与权力”。前者是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特性的拷问,涉及到产生于西方背景的社会科学知识在中国语境下多大程度上仍然有效;后者是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结构的拷问,涉及到中国社会科学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应该拥有何种地位和权力。此次讲座主要回答第一个理论问题。

此后探讨了社会科学知识的多元普遍主义特性,郭教授认为社会科学知识尽管具有“多元主义”性质,但也具有“普遍主义”的一面。一方面,社会科学知识是一种多元的知识:由于文化、价值、国界等诸因素的影响,社会科学知识是多元的,不存在普遍适用于全人类的绝对普遍知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知识又具有有限的普遍性:由于社会科学知识是一种概念化、理论化和类型的知识,它区别于常识、经验和描述性知识,它使纷繁的社会事实变得类型化,从而可以将特定情境下抽象出来的概念和理论应用于同类情境中。

最后探讨了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郭教授认为多元普遍主义的解释立场意味着同一种社会事实可能存在多元化的解释。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尽可能发现同类事实的解释,形成解释集合。社会科学知识的多元普遍主义特性表明,由于文化价值的差异,社会科学无法形成“绝对普遍性”解释,而是只有“有限普遍性”,知识的效度以同类情境作为前提。

       自由提问环节,郭教授对师生们的提问逐一耐心解答。最后万健琳教授对郭教授莅临我院讲学表示衷心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科学研究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