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贝西) 为深入践行学生为本理念,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5月6日下午,学院举办第十期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内设机构办公室负责人、本研各年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等4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嘉梅主持。

院领导接待日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刘嘉梅副书记介绍本次提案征集情况。本期活动以“深化改革”为主题,依托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生活权益部共收集整理37条意见,内容涵盖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生活服务、校园建设等多个方面。随后,副书记张莉、刘嘉梅,副院长彭国军、石向月、严飞分别就分管领域的问题逐一作出回应。

院领导依次发言
针对部分课程排课较满的问题,严飞副院长表示,学院的专业课程安排需在公共必修课之后进行,且今年课头较多,存在一定客观限制,而为了减轻学业压力,学院今年尝试将数据结构的理论和实验课分开设置,今后,学院也会在探索实践中,充分听取课程组与同学们意见,适时调整,通过推进小班教学、调整学期课程安排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关于三学期课程安排和期末考试安排,学院正按时间进度积极组织,审核通过后将第一时间通知同学们。
就课程内容与实践衔接问题,严飞副院长指出,学院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更多优质实践课程资源,帮助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对于部分课程PPT和教材更新滞后的问题,学院已建立课程组反馈机制,将及时向相关教师传达改进建议。针对2024级试验班保研政策和退出机制不明确的问题,学院正在制定相关政策细则,后续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教学办主任程媛补充说明,新版本科教务手册正在修订中,将对培养方案等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完成后将在各年级群发布。
关于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大创比赛的问题,与会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班主任资源,大胆主动联系对接实验室和导师。针对研究生导学关系、毕业要求和论文署名单位的问题,彭国军副院长特别强调小论文发表不能完全代表毕业论文质量,导师的严格要求更多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他建议研究生要与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如遇困难可及时向教学办反馈。张莉副书记告诫同学们,不要以闯关的态度和侥幸心理去对待毕业论文,她强调,毕业论文不仅关乎个人学业成果,也会对学院和学校的声誉产生影响,同学们务必要认真对待。
针对基地生活服务类问题,石向月副院长进行了详细回复。在食品安全方面,学院已邀请总务后勤部门对基地食堂进行专项督查。关于五楼实验室温度过高和南门安装外卖柜的诉求,学院已与中电集团现场考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解决方案。对于学院在本部缺乏活动场所的问题,学院将积极争取与相关单位共建,力争获得更多活动空间。
刘嘉梅副书记就学生活动相关问题作出回应。针对志愿活动较少的情况,她表示学院将加大活动组织力度,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实现双向奔赴。关于基地篮球课时长不足的问题,她解释基地体育兴趣班的设置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训结束后同学们可以自行组织相关训练。

学生代表交流讨论
在自由提问环节,师生围绕学业焦虑、科研竞赛、开源培训、职业发展、就业活动的开展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党委书记李良俊总结讲话
活动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李良俊作总结讲话,李书记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接待日活动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这次活动为师生沟通搭建了重要平台。会前,老师们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做了充分准备,力求给大家最详实、最专业的解答,相信也让大家对学院各项政策制定的原因有了更多了解。李书记强调,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需求,对于会上提出的教育教学问题,学院将推动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针对新校区生活服务方面的诉求,学院正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部分措施已进入实施阶段。在谈到研究生培养时,李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大学教育重在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希望同学们不要过于关注眼前得失,而应着眼长远发展,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真才实学。李书记特别提到,作为学校唯一双校区办学的学院,学院正在与校本部各部门密切沟通,着力打通两校区服务壁垒,努力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也恳请同学们理解,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多方协调,学院一定会持续跟进、积极推进。最后,他表示,欢迎同学们继续建言献策,学院将积极争取各方资源,不断提升同学们的体验感,让大家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的学习生活更加舒心、更有收获。
(责编:陈治宏 审核:刘嘉梅)